7月10日,烈日炎炎。14時,中國氣象局大院內,氣象觀測站監測的實時溫度達38℃。今年5月底以來,多輪高溫天氣“炙烤”華北地區。10日,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組織中央媒體記者走進中國氣象局,圍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開展深入采訪。
極端高溫事實:全球范圍內極端天氣頻發
樹蔭下和太陽下的溫度不同,有風和無風的溫度不同,城市與郊區的溫度不同。那如何測得標準的氣溫呢?“38℃是在氣象觀測站測得的氣溫,由距離地面1.5米的百葉箱中的溫度計測得?!敝袊鴼庀缶謿庀筇綔y中心基地室副主任陶法說,百葉箱白色的箱體和頂蓋反射部分陽光,百葉窗設計有助于空氣流動,因此,百葉箱內的空氣溫度與體感溫度、地表溫度不同。同時,氣象觀測站的選址與設立有一定標準,須反映一個地區氣溫的平均狀況。作為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網覆蓋最廣泛的國家之一,1萬多個國家級自動氣象站遍布我國各地。
為與體感溫度相適應,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制了人體天氣舒適性評價模型室外天氣舒適指數,用于開展天氣舒適度預報、人居氣候舒適性評價和旅游氣候適宜期分析。而地表的溫度數據則主要用于氣象服務保障糧食安全、交通運輸,以及衛星地表驗證等。
“今年華北高溫極端性強?!眹覛夂蛑行氖紫A報員高輝指出,華北、黃淮地區共有86個國家站達到或超過極端高溫閾值,北京湯河口等26個國家站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截至7月11日,今年以來中央氣象臺已發布高溫預警43次,其中高溫黃色預警27次,高溫橙色預警16次。
極端高溫也在全球肆虐。7月9日至10日,撒哈拉及其以北地區、西非北部、東非北部、阿拉伯半島、伊朗中南部、阿富汗南部、巴基斯坦中南部、中亞西部、美國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等地均出現37℃以上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超過42℃。
6月27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郊,兒童在玩水。近日,美國得克薩斯州迎來高溫天氣,達拉斯氣溫達到華氏115度(約合46攝氏度) 圖/新華社
極端高溫預報:從要素預報到影響預報
“全世界氣象學家努力10年,天氣預報的平均可預報天數提高1天?!敝醒霘庀笈_首席預報員董全說。
除了地面氣象觀測站,衛星、雷達也提供了不同的觀測視角。在太空中,衛星可監測森林火險、積雪、冰蓋、水圈、地表高溫等。雷達通過不同仰角、不同高度進行掃描,“捕捉”大風、龍卷、暴雨等天氣。
加拿大西岸和美國西北部地區在5月中旬突破歷史同期最高氣溫記錄,以至于引發了嚴重的山火。加拿大山火致美國大片地區煙霧彌漫(6月3日和5日FY-3D氣象衛星真彩監測圖)
來自地面氣象觀測站、衛星、雷達等的氣象觀測數據,都會匯集到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的數據庫中,再由氣象工作者將所有數據信息格點化、數字化,計算出未來的具體溫度值?!拔覀兪紫仁褂脭抵殿A報方法,也就是通過解數學方程來預報天氣,在此基礎上通過運算大量的數據,采用機器學習的方法對人們關心的高溫、降水等天氣進行更精確的預報?!倍f。
氣象部門不僅需要預報氣象要素,更需要預報天氣影響。比如,將降水和泥石流、滑坡等影響結合起來。2022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集益鄉發生山體滑坡,國家氣象中心強化國省市縣協同聯動,運用臨災“叫應”機制,協助當地政府及時組織轉移群眾,實現零傷亡。
從高溫要素預報到高溫影響預報,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天氣。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開展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預報、電力負荷氣象條件預報、高溫中暑氣象預報等。今年首個高溫中暑氣象預報于6月15日發布,較常年平均首發日期提早13天。
在極端天氣頻發的背景下,早預警、早行動顯得尤為重要。2015年5月至2023年1月,全國通過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發布預警信息247.3萬條,其中氣象預警占預警發布總數的96.05%。
極端高溫成因:不只是因為厄爾尼諾
7月4日,世界氣象組織指出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預計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內出現創紀錄高溫。
根據世界多地的模型預測和專家評估意見,預計2023年7月到9月間出現厄爾尼諾事件并持續到年底的可能性為90%? 圖/世界氣象組織
作為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沒有兩次厄爾尼諾事件是一樣的。因為發生在中東太平洋海域,厄爾尼諾對美洲造成直接影響,對東亞造成間接影響,通常會帶來我國雨帶偏南的情況。自1951年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共發生21次厄爾尼諾事件。
高輝解釋,厄爾尼諾不是導致氣候異常的唯一因素,海冰、積雪等因素都影響氣候。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空間天氣預報臺臺長郭建廣指出,目前太陽活動對全球變暖影響較小,人類活動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本次極端高溫出現的背景是全球變暖,它導致極端高溫增多、極端強降水增多、氣候風險指數上升。
6月以來,北京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實際上,連續8年,華北地區6月中旬到7月初都出現了高溫過程。
這次華北高溫過程,由于厄爾尼諾快速發展,副熱帶高壓快速增強,降水偏南。在中高緯度,高壓脊穩定維持,華北水汽條件差,溫高雨少。因此,近期北方高溫屬于華北雨季前的干熱型高溫。
高輝提示,近期赤道中東太平洋快速增暖,并將形成一次至少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需要密切關注厄爾尼諾未來發展。
(作者:徐嫩羽?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