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frames id="ipslc"></noframes>

    <bdo id="ipslc"><ol id="ipslc"></ol></bdo>
    <li id="ipslc"><dfn id="ipslc"></dfn></li>
      <kbd id="ipslc"></kbd>
        1. 當前位置:首頁 > 科普看臺

          “婉約派”還是“豪放派”?

          發布時間:2023年09月06日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華西秋雨”的主要特點是雨日多。以重慶為例,常年秋季,重慶各地降雨日數在38~53天之間,即平均每3天就有1~2天有雨。雖然雨日較多,但雨量卻不大,通常來說,由于秋季暖濕氣流不及盛夏,因而降雨強度并不是特別大,基本以綿綿細雨為主。然而,由于華西秋雨一般持續時間較長,降雨總量加起來卻不容小覷。從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數據看,這些地區的降雨量雖然比夏季少,但明顯多于冬季和春季,為雨量第二多的季節。

          華西秋雨雖然總體給人以“溫婉”的印象,但它“發威”的時候,“脾氣”也不小,也會出現暴雨。比如1983年10月,漢江流域曾出現過區域性暴雨;2017年秋季,華西多地遭受暴雨洪澇災害,經濟損失嚴重。大城市中,成都、重慶、貴陽等地9月也都出現過單日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

          那么華西秋雨最“豪放”的時候是在哪一年?

          綜合歷史數據分析發現,2021年是歷史上秋雨量最多的一年,秋雨持續時間也是歷史第二長,特別是8月22日至26日的暴雨過程,導致重慶萬州、綦江、忠縣等10個區縣47個鄉鎮(街道)遭受洪澇、地質災害,3055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60.7公頃,倒損房屋105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12.5萬元。

          而華西秋雨北區降雨異常偏多,是造成這次罕見秋汛的一大原因。之所以降雨偏多,主要是受副熱帶高壓外圍水汽和北方活躍冷空氣的共同影響,而有利于華西秋雨的大氣環流特征與赤道中東太平洋的冷海溫密切相關——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拉尼娜”。2021年9月以來,歐亞中高緯總體呈“兩脊一槽”型,巴爾喀什湖的低壓槽持續偏強,導致西北路徑的冷空氣活躍。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強、偏西,脊線位置持續偏北,來自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輸送均明顯偏強,且能輸送到我國北方地區。強盛且持續的南方暖濕氣流與北方活躍的冷空氣頻繁在我國西南地區東部和北部交匯,導致長江上游、黃河流域降水明顯偏多,擴大了當年華西秋雨的影響范圍,增加了其強度。

          (作者:郭若水?責任編輯:張明祿)

          2021手机日本卡一卡二新区,日日摸夜夜摸人人看电影,美女高潮流白浆娇喘免费网站,苍老师高潮不断喷水
        2. <noframes id="ipslc"></noframes>

          <bdo id="ipslc"><ol id="ipslc"></ol></bdo>
          <li id="ipslc"><dfn id="ipslc"></dfn></li>
            <kbd id="ipslc"></kbd>